一家名为“鲍师傅”的糕点店最近因产品物美价廉用料丰足而成了名符其实的网红品牌店,北京市内的每一家门店前都是排着长队的消费者,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的消息更是让来自北京的“鲍师傅”糕点又火了一把。
然而是“鲍师傅”的红火促使许多如“鲍大师”、“鲍老师”、“金典鲍师傅”等山寨门店纷沓而至屡屡出现,雷同甚至一模一样的商标,近似的名称,相仿的店面装修风格使得众多消费者一头雾水,难以分辨。
用地图应用软件搜索“鲍师傅”三字,仅在北京就能搜出100多个相关的地理位置。然而据了解,正宗的“鲍师傅”糕点目前在北京地区只有14家直营门店。
经多方核实,以及查询商标注册信息后发现,一家北京公司在糕点等商品分类中,确实注册了“鲍师傅”商标。而这家公司的确是市场上“鲍师傅”糕点的经营者,也就是说经过注册的“鲍师傅”商标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知识产权专家,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分析认为:按照商标法,在同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的,引人误解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所以这些模仿他的,或者完全相同的肯定是侵权,不用相同的,用擦边的,让相关公众,比如说糕点的消费者,误以为自己购买的是这家店的商品,也是商标侵权行为。这里头其实不仅仅是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是注册的字符或者图形,如果说也模仿了这家店的装修风格,这实际上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一个复合侵权。
一个成功的,拥有良好口碑品牌,创立维持十分艰辛,却被众多山寨冒牌门店“机智”地蹭了一把名声。若是早早具有完善的商标意识,被侵权的事件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频繁,侵权者也不会如此猖獗。“鲍师傅”糕点于2003年开店,但其商标注册时间却是2013年,目前为止注册成功的商标仅一个,其余几个于2016年、2017年申请,目前还在资料审查阶段。虽然,“鲍师傅糕点”创始人鲍才胜已经开始打假维权,但已是亡羊补牢之举。
现代商战中,企业要树立“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的意识,在新开发的商品进入市场的时候,确保所用商标已经取得权利。
拥有一款注册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注册商标对企业造成的伤害让人后悔莫及。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商标注册都是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商标已逐渐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加快构建与完善将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相结合、事先防范和事后救济相结合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体系,将无序的市场秩序理顺,营造出更加公平有序的创业环境。
(部分内容来自中国知识产权报、搜狐网)